摘要:
拼音:cǎi shèng注音:ㄘㄞˇ ㄕㄥˋ港台:繁体:綵勝近义:……
拼音:cǎi shèng
注音:ㄘㄞˇ ㄕㄥˋ
港台:
繁体:綵勝
近义:
反义:
词组:彩胜
同音词:裁省,采生
正文: 彩胜[ cǎi shèng ] ⒈ 即旛胜。唐宋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⒉ 谓博戏取胜。 ⒊ 指彩头、奖品。 ⒈ 即旛胜。 唐 宋 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引唐 张继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诗:“遥知双彩胜,併在一金釵。” ⒉ 谓博戏取胜。 引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彩选》:“《<彩选>序》曰:‘ 唐 之衰,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 李贺州 郃 讥之,耻当时职任用投子之数,均班爵赏,谓之彩选。’言其无实,惟彩胜而已。” ⒊ 指彩头、奖品。 引《天雨花》第十一回:“我便以此剑为彩胜,速作两诗,诗若好,即以此剑与你。” 彩胜[ cǎi shèng ] ⒈ 插于发饰上的饰物。 引宋·梅尧臣〈嘉祐己亥岁旦永叔内翰〉诗:「屠酥先尚幼,彩胜又宜春。」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宋 苏轼 《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强镊霜鬚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古代的一种饰物。立春日用五色纸或绢剪制成小旌旗、燕、蝶、金钱等形状,簪于髻上,以示迎春。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岁时风俗·綵胜》载:“《岁时记》曰:‘人日剪綵为胜,起於 晋 代 贾充夫人 所作,取 黄母 (即 西王母 )戴胜之义也。’”
诗文中常用为立春之事典。 唐 陆龟蒙 《人日代客子》诗:“人日兼春日,长怀復短怀;遥知双綵胜,併在一金釵。”
宋 辛弃疾 《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词:“綵胜鬭华灯,平把东风吹却。”
清 钮琇 《觚賸·秋灯》:“製成綵胜出文鸳,剪就银花迴舞燕。”国语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