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李攀龙的《襄阳乐(其四)》拼音和注音 sh sn gng x q , z b gng sh qin 。 小提示:"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曲:乐府《清商曲》的一部。详'西曲歌'。山西﹑陕西的地方小曲。 小提示:"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
出自明李攀龙的《襄阳乐(其四)》
拼音和注音
shí sān gōng xī qū , zì bù gōng shù qián 。
小提示:"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曲:乐府《清商曲》的一部。详'西曲歌'。山西﹑陕西的地方小曲。
小提示:"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郎君但坐饮,听我白雪弦。
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
小提示:李攀龙的《襄阳乐(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