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朱熹的《训蒙绝句.万物皆备于我》拼音和注音 wn w dng x y l gun , b l ti j sh q yun 。 小提示:"万物当须以理观,不离太极是其源。"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极: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
出自宋朱熹的《训蒙绝句.万物皆备于我》
拼音和注音
wàn wù dāng xū yǐ lǐ guān , bù lí tài jí shì qí yuán 。
小提示:"万物当须以理观,不离太极是其源。"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极:古代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谓太极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四时变化,继而出现各种自然现象,是宇宙万物之原。
万物:(名)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不离:不离开。
小提示:"万物当须以理观,不离太极是其源。"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万物当须以理观,不离太极是其源。
故须万类皆我具,只为中心太极存。
小提示:朱熹的《训蒙绝句.万物皆备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