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望隔还山路,杖屦惭无学道缘。”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李东阳的《寄潘兴化先生次韵二首(其二)》拼音和注音 fng chn wng g hi shn l , zhng j cn w xu do yun 。 小提示:"风尘望隔还山路,杖屦惭无学道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

出自明李东阳的《寄潘兴化先生次韵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fēng chén wàng gé hái shān lù , zhàng jù cán wú xué dào yuán 。

小提示:"风尘望隔还山路,杖屦惭无学道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山路:山中小路,山路弯弯。

学道: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即学政。

无学:没有学问或学识。佛教语。小乘四果的最后一果,即阿罗汉果。谓学道圆满,不需再行修学。

小提示:"风尘望隔还山路,杖屦惭无学道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髫丱曾趋组绶前,重来公已鬓苍然。

风尘望隔还山路,杖屦惭无学道缘。

遂有冥鸿归碧落,旧闻仙鹤产青田。

明时未合逃名尽,不惜文章与世传。

小提示:李东阳的《寄潘兴化先生次韵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