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清厉鹗的《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其一)》拼音和注音 b shn qng l mio , tin z bi mo tn 。 小提示:"波神青栎庙,田祖白茅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茅: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
出自清厉鹗的《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其一)》
拼音和注音
bō shén qīng lì miào , tián zǔ bái máo tán 。
小提示:"波神青栎庙,田祖白茅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茅: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茶名。
小提示:"波神青栎庙,田祖白茅坛。"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原诗
雨多常禁足,及此出郊看。
风力暄犹劲,天容霁始宽。
波神青栎庙,田祖白茅坛。
讵学怀砖俗,班春话好官。
小提示:厉鹗的《二月十九日同耕民间步东郊晚眺沙河(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