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朱熹的《读道书作六首(其一)》拼音和注音 yn j bng zhn co , su m zi xun x 。 小提示:"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岩居: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 玄虚:(名)说话似乎高深而不着边际,不可靠:故弄~。……
出自宋朱熹的《读道书作六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yán jū bǐng zhēn cāo , suǒ mù zài xuán xū 。
小提示:"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岩居:亦作'嵓居'。山居,多指隐居山中。
玄虚:(名)说话似乎高深而不着边际,不可靠:故弄~。
贞操:(名)①指忠于信仰和原则的品德。②旧指女子不失身等道德观念。
小提示:"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
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
形忘气自冲,性达理不馀。
于道虽未庶,已超名迹拘。
至乐在襟怀,山水非所娱。
寄语狂驰子,营营竟焉如。
小提示:朱熹的《读道书作六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