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刈稻(其五)》拼音和注音 qi fn hn l y q shu , b yu zhng xn ji yu tu 。 小提示:"秋分寒露一齐收,八月中旬九月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月: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2.第九个太阴月。3.九个月。 中旬……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刈稻(其五)》
拼音和注音
qiū fēn hán lù yī qí shōu , bā yuè zhōng xún jiǔ yuè tóu 。
小提示:"秋分寒露一齐收,八月中旬九月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月:1.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2.第九个太阴月。3.九个月。
中旬:1.每月十一日到二十日。2.中年。
寒露:节气名。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凉爽。
一齐:(副)同一时间:~出发|~动手。
秋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22、23或24日。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一样长
小提示:"秋分寒露一齐收,八月中旬九月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秋分寒露一齐收,八月中旬九月头。
禾好不过霜降节,年丰绝胜丙寅秋。
多时饭白无云子,一夕粳香满竹篝。
垂老胼胝吾自分,独怜难得耦耕俦。
小提示:屈大均的《刈稻(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