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司马光的《再和秉国约游石淙》拼音和注音 shng gu fn xi sh w qi , wi chng u zu png ch u 。 小提示:"上国分携十五秋,未尝偶坐捧茶瓯。"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未尝:(副)①未曾;没有;不是:一夜~合眼。②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肯……
出自宋司马光的《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拼音和注音
shàng guó fēn xié shí wǔ qiū , wèi cháng ǒu zuò pěng chá ōu 。
小提示:"上国分携十五秋,未尝偶坐捧茶瓯。"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未尝:(副)①未曾;没有;不是:一夜~合眼。②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肯定的意思,表示一种较委婉的口气:这~不是一个办法。
上国:指国都以西的地区。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指京师。
小提示:"上国分携十五秋,未尝偶坐捧茶瓯。"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原诗
上国分携十五秋,未尝偶坐捧茶瓯。
石淙今会须如约,彼此霜毛各满头。
小提示:司马光的《再和秉国约游石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