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袁枚的《到石梁观瀑布》拼音和注音 bi gng su yng m y to , hung r zi zi q wn sho 。 小提示:"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恍如:好似;仿佛。 小提示:"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
出自清袁枚的《到石梁观瀑布》
拼音和注音
běi gōng suī yǒng mù yǐ táo , huǎng rú zi zài qí wén sháo 。
小提示:"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恍如:好似;仿佛。
小提示:"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原诗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知是天台古石桥。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其下嵌空走怒涛。
涛水来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到此收束群流交。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心花怒开神理超。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小提示:袁枚的《到石梁观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