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常道士人不识,终岁看山不下楼。”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元萨都剌的《寄良常伯雨》拼音和注音 ling chng do sh rn b sh , zhng su kn shn b xi lu 。 小提示:"良常道士人不识,终岁看山不下楼。"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道士:道士doshi∶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

出自元萨都剌的《寄良常伯雨》

拼音和注音

liáng cháng dào shì rén bù shí , zhōng suì kàn shān bù xià lóu 。

小提示:"良常道士人不识,终岁看山不下楼。"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道士:道士dàoshi∶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西游记》∶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盂兰盆经疏下》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终岁:1、一整年。2、年终。

不下:不少于。不亚于;不次于。没有攻克。

士人:1、泛称研究学问或有学问的人。2、男子的通称。3、人民、百姓。

小提示:"良常道士人不识,终岁看山不下楼。"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良常道士人不识,终岁看山不下楼。

隔屋书香开酒瓮,捲帘树色入茶瓯。

云深石磴麋鹿下,月黑花崖猿鹤愁。

安得飘然出尘鞅,长年送别若为游。

小提示:萨都剌的《寄良常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