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元马祖常的《杂咏二首(其一)》拼音和注音 f shn yn zh jing wng q , fi shu b yn xio xi shu 。 小提示:"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水波:水的波浪。 浮山:山名。即包山﹑狮子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本……
出自元马祖常的《杂咏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fú shān yàn zhú jiàng wáng qù , féi shuǐ bō yīn xiǎo xiè shōu 。
小提示:"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水波:水的波浪。
浮山:山名。即包山﹑狮子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本屹立钱塘江心,宋元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山名。即今广东省饶平县西北浮山。南宋末与元兵交战于此。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指海市蜃楼。
小提示:"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马祖常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原诗
百丈牵船溯上流,清淮从古有三洲。
浮山堰逐降王去,淝水波因小谢收。
红树有霜还可骑,白蘋无雨更宜舟。
平生自是多行役,莫信吾家马少游。
小提示:马祖常的《杂咏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