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俞樾的《挽潘某夫妇联》拼音和注音 j xi zhng chn , tng fng sh ji r ; 小提示:"季夏仲春,同逢十九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日: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2.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十九:十分之……
出自清俞樾的《挽潘某夫妇联》
拼音和注音
jì xià zhòng chūn , tóng féng shí jiǔ rì ;
小提示:"季夏仲春,同逢十九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日: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2.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十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曹靖华《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季夏:(名)夏季最末的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小提示:"季夏仲春,同逢十九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原诗
佛诞志观音,最难伉俪归真,季夏仲春,同逢十九日;
仙筹添大衍,却好期颐分享,锦琴瑶瑟,合成百二年。
小提示:俞樾的《挽潘某夫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