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唐杜甫的《宿江边阁 / 后西阁》拼音和注音 mng s yn shn jng , go zhi c shu mn 。 小提示:"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暮色从远处的山道蔓延过来,高高的西阁临近三峡瞿塘关。词语释义 山径:山中小道。 水门:水闸。临水的城……

出自唐杜甫的《宿江边阁 / 后西阁》

拼音和注音

míng sè yán shān jìng , gāo zhāi cì shuǐ mén 。

小提示:"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暮色从远处的山道蔓延过来,高高的西阁临近三峡瞿塘关。

词语释义

山径:山中小道。

水门:水闸。临水的城门。临水的栅门。水管上的阀门。

小提示:"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诗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小提示:杜甫的《宿江边阁 / 后西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