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唐李治的《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二)》拼音和注音 n chng zhun yn l , fng ji yn tin hung 。 小提示:"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霓裳:1.以霓所制的衣裳。指仙人所穿的服装。2.乐曲名。是唐代宫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简称……

出自唐李治的《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ní cháng zhuǎn yún lù , fèng jià yǎn tiān huáng 。

小提示:"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霓裳:1.以霓所制的衣裳。指仙人所穿的服装。2.乐曲名。是唐代宫廷舞曲霓裳羽衣曲的简称。

小提示:"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李治

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原诗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

亏星凋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

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小提示:李治的《七夕宴悬圃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