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资屏障,秋来鼓角雄。”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岔道》拼音和注音 b d z png zhng , qi li g jio xing 。 小提示:"八达资屏障,秋来鼓角雄。"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鼓角:(名)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出号令或报时的战鼓和号角:~相闻|~齐鸣。 八达:道路八面相通。亦作……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岔道》

拼音和注音

bā dá zī píng zhàng , qiū lái gǔ jiǎo xióng 。

小提示:"八达资屏障,秋来鼓角雄。"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鼓角:(名)古代军队中用来发出号令或报时的战鼓和号角:~相闻|~齐鸣。

八达:道路八面相通。亦作'八闼'。八牖。三国魏司马懿字仲达﹐兄弟七人都以'达'为字﹐故时号为八达。见《晋书.安平献王孚传》。称三国魏诸葛诞等八位闻达之士。称晋胡毋辅之﹑谢鲲等八位放达之士。

屏障:(名)作用像屏风的东西:天然~。②(书)(动)像屏风一样遮挡着:~中原。

小提示:"八达资屏障,秋来鼓角雄。"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八达资屏障,秋来鼓角雄。

上都西路出,延庆北门通。

马渴衔冰乱,狼惊入草空。

宣宗游猎地,不与四楼同。

小提示:屈大均的《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