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先秦的《祭公谏征犬戎》拼音和注音 sh g zhu wn gng zh 《 sng 》 yu : zi j gn g , zi go gng sh ; 小提示:"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干戈:(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大动~。 小提示……
出自先秦的《祭公谏征犬戎》
拼音和注音
shì gù zhōu wén gōng zhī 《 sòng 》 yuē : zài jí gān gē , zài gāo gōng shǐ ;
小提示:"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干戈:(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大动~。
小提示:"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江南江北正干戈,茅屋深迁入薜萝。
出自:释清止的《诗一首》
莫将行乐地,蜗角动干戈。
出自:陈傅良的《清明后一日宴客明日宗易送牡丹有诗次韵》
经天太一位临坎,干戈丧乱已经久。
出自:刘子翚的《醉歌赠金元白》
天下纷纷干戈起,尚有此州僻可恃。
出自:刘绎的《寄张楚瞻出牧山西吉州》
遍地干戈成浩劫,几家门户掩清秋。
出自:沈梧的《漫兴二首(其一)》
得之为干戈息、为天下太平。
出自:庄昶的《题画凤》
俎豆今如此,干戈苦未休。
出自:陈基的《琴川怀古》
干戈催我出青山,深愧名闲实未闲。
出自:薛始亨的《西郊游(其二)》
严似干戈排老子,和如金玉铸颜渊。
出自:李江的《梅花百咏(其十)启蒙》
干戈起蛮触,坏土吊乌鸢。
出自:郑如松的《谒寿公祠》
原诗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翟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惇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又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
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能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小提示:的《祭公谏征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