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之致远,抑又何求。”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三)》拼音和注音 yn zh zh yun , y yu h qi 。 小提示:"因之致远,抑又何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因之:因之,汉语词语,意思是依据它。 致远:即凝神致力于远大理想。 小提示:"因之致远,抑又……

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三)》

拼音和注音

yīn zhī zhì yuǎn , yì yòu hé qiú 。

小提示:"因之致远,抑又何求。"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因之:因之,汉语词语,意思是依据它。

致远:即凝神致力于远大理想。

小提示:"因之致远,抑又何求。"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自我徂冬,元夜其修。晨光警曙,肃肃衾裯。

我身则痡,我心则悠。潜与化寻,敢侈天游。

遂历韶春,言迄凛秋。物不我遐,化不我浮。

俄顷有枢,谁云迁流。六龙之辔,遍乎九州。

因之致远,抑又何求。

小提示:王夫之的《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