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八)秦穆公墓》拼音和注音 q b sh shn cng zh yu , f z ni y hu yng su wi y sn zi 。 小提示:"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夫子:旧时对学者的尊称:孔~|朱~。②旧……
出自宋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八)秦穆公墓》
拼音和注音
qǐ bì shā shēn cóng zhī yóu , fū zǐ nǎi yǐ hóu yíng suǒ wéi yí sān zi 。
小提示:"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夫子:旧时对学者的尊称:孔~|朱~。②旧时学生称老师(多用于书信)。③旧时妻称夫。④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老~|迂~。
所为:1.所作,作为。2.所以。3.原因。所为何事?
杀身:舍生;丧生。
小提示:"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泉上秦伯坟,下埋三良士。
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
当年不幸见迫胁,诗人尚记临穴惴。
岂如田横海中客,中原皆汉无报所。
秦国吞西周,康公穆公子。
尽力事康公,穆公不为负。
岂必杀身从之游,夫子乃以侯嬴所为疑三子。
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
三良徇秦穆,要自不得已。
小提示: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八)秦穆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