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清姚燮的《五松园赋松三章(其一)》拼音和注音 tng ti du fi jn , w w w sng cn 。 小提示:"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亭台:亭台楼阁tngti-lug[pavilions,terraces,andtowers;ageneralreferencetotheelaboratechine……

出自清姚燮的《五松园赋松三章(其一)》

拼音和注音

tíng tái dōu fèi jǐn , wù wù wǔ sōng cún 。

小提示:"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亭台:亭台楼阁tíngtái-lóugé[pavilions,terraces,andtowers;ageneralreferencetotheelaboratechinesearchitecture]凉亭、台榭、阁楼等精巧装饰性园林建筑物的总称。亦作“楼台亭阁”。

小提示:"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

巢有新乌语,墙多老藓痕。

风声如水至,日气与阴昏。

百岁东邻叟,掀髯让尔尊。

小提示:姚燮的《五松园赋松三章(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