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爱宗周,酣歌亦击缶。”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赠颜君》拼音和注音 fng s i zng zhu , hn g y j fu 。 小提示:"风俗爱宗周,酣歌亦击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俗:(名)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习惯。 击缶:缶,瓦制的盆器,可作为乐器。击缶……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赠颜君》

拼音和注音

fēng sú ài zōng zhōu , hān gē yì jí fǒu 。

小提示:"风俗爱宗周,酣歌亦击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俗:(名)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俗等:~习惯。

击缶:缶,瓦制的盆器,可作为乐器。击缶指敲击瓦盆,以打节拍。

酣歌:酣歌hāngē尽兴歌唱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清·方苞《狱中杂记》

小提示:"风俗爱宗周,酣歌亦击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复圣之子孙,大宗在曲阜。

峨峨司勋郎,与我知交久。

曩者游西秦,声诗相可否。

黄河石华鱼,华阴槐曲酒。

风俗爱宗周,酣歌亦击缶。

洋洋风雅篇,正变无不有。

夫子昔删诗,先师尝左右。

三百所弦歌,琴声满窗牖。

龟山与猗兰,二操亦在手。

子孙被流风,德性尝敦厚。

世为鲁大夫,文献十而九。

宗器多圭璋,孔氏称甥舅。

光禄善五言,人诵秋胡妇。

遗响在黄门,一赋如琼玖。

司勋正始声,比兴无其偶。

赋诗存讽谏,美刺绝不苟。

君也为哲兄,埙篪如一口。

陋巷有神灵,文章作渊薮。

分支去温陵,礼乐遥遵守。

闽海接泗沂,先学相师授。

公本济世才,辉映桃陵后。

为政历朔南,声教先孝友。

含吐黄钟音,中和以自寿。

复圣乃春生,一阳为物母。

以配复初爻,龙潜未见首。

元气在素王,司徒能多取。

公也益含弘,光大庶无负。

小提示:屈大均的《赠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