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清吴汝纶的《寿五弟诒甫》拼音和注音 kng rng b kn xi co co ; 小提示:"孔融不肯下曹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肯:不愿意,否定词。 曹操:人名。(公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
出自清吴汝纶的《寿五弟诒甫》
拼音和注音
kǒng róng bù kěn xià cáo cāo ;
小提示:"孔融不肯下曹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肯:不愿意,否定词。
曹操:人名。(公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諡武帝,庙号太祖。
孔融: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生于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卒于献帝建安十三年。融幼有异才,四岁能让梨于兄,自取小者,传为美谈,并以孝行着称乡里。十岁随父赴京,因机敏善对,为李膺等人所叹服。灵帝时为侍御史,升虎贲中郎将。董卓专权,出为北海相,建立学校,表彰儒术,荐举贤良之士,世称「孔北海」。曹操挟献帝都许昌,应徵人朝为将作大匠,迁少府,鉴于名教日颓,常作嘲戏乖忤之语,而府中宾客盈门,议论时政,放言无忌。后以上疏规谏,屡次触犯曹操,为操所杀。孔融好学博涉,文辞出众,曹丕于〔典论.论文〕中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称誉其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之处;遗着由后人辑为〔孔北海集〕。
小提示:"孔融不肯下曹操;"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吴汝纶
不详
原诗
孔融不肯下曹操;东坡持是寿卯君。
小提示:吴汝纶的《寿五弟诒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