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象春的《石城月》拼音和注音 jn lng wng q wi cng xio , shu p qn hui jing shng cho 。 小提示:"金陵王气未曾消,水泊秦淮江上潮。"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上:江岸上。江面上。江中。 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
出自明王象春的《石城月》
拼音和注音
jīn líng wáng qì wèi céng xiāo , shuǐ pō qín huái jiāng shàng cháo 。
小提示:"金陵王气未曾消,水泊秦淮江上潮。"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上:江岸上。江面上。江中。
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中晩唐人常以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北魏拓跋珪陵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故盛乐城西北。指四川铜陵山。
未曾:(副)不曾;没有:~听说过此事。
泊秦淮:诗篇名。唐代杜牧作。全文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者在秦淮(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因听歌而引起的怀古伤今之情,隐含着对唐末国势不振、世风奢靡的担忧和讽刺,语言含蓄,意境凄迷。
上潮:涨潮。
水泊:湖泽。泊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位置)。停泊。停留:飘泊。
小提示:"金陵王气未曾消,水泊秦淮江上潮。"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象春
王象春(1578~1632)明末诗人。原名王象巽,字季木,号虞求,别号山昔湖居士,新城(今山东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清初文学家王士祯从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第二,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终因刚直而免官归田。象春才气奔轶,诗宗前后七子,诗文结集为《齐音》(亦题《济南百咏》)、《问山亭集》。
原诗
金陵王气未曾消,水泊秦淮江上潮。
月到石头城下好,碧云红树听吹箫。
小提示:王象春的《石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