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的《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二)》拼音和注音 zu chng no g dng f g , xin nin l gun y chu ji 。 小提示:"醉唱铙歌当伐鼓,闲拈芦管压吹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芦管:芦苇的茎。……
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的《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二)》
拼音和注音
zuì chàng náo gē dāng fá gǔ , xián niān lú guǎn yā chuī jiā 。
小提示:"醉唱铙歌当伐鼓,闲拈芦管压吹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芦管:芦苇的茎。即芦笳。
小提示:"醉唱铙歌当伐鼓,闲拈芦管压吹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原诗
分野条分界画斜,数行朱墨揽中华。
小楼骋望巢车阵,故纸横穿凿空槎。
醉唱铙歌当伐鼓,闲拈芦管压吹笳。
竹窗永夜犹焚诵,灯火青荧礼白花。
小提示:钱谦益的《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