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平尝读易,亦复爱名山。”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清顾炎武的《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拼音和注音 xing png chng d y , y f i mng shn 。 小提示:"向平尝读易,亦复爱名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名山: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借指着书立说。 小提示:"向平尝……

出自清顾炎武的《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

拼音和注音

xiàng píng cháng dú yì , yì fù ài míng shān 。

小提示:"向平尝读易,亦复爱名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名山: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指可以传之不朽的藏书之所。借指着书立说。

小提示:"向平尝读易,亦复爱名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向平尝读易,亦复爱名山。

早跨青牛出,昏骑白鹿还。

太行之西一遗老,楚国两龚秦四皓。

春来洞口见桃花,傥许相随拾芝草。

小提示:顾炎武的《寄问傅处士土堂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