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边柳亦争舒眼,舻后山多欲掉头。”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清孙原湘的《春游》拼音和注音 d bin li y zhng sh yn , l hu shn du y dio tu 。 小提示:"堤边柳亦争舒眼,舻后山多欲掉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后山:后面的山。旧时官帽背后上方隆起的部分。头颅后部的枕骨。 掉头:1.(人)转回头……

出自清孙原湘的《春游》

拼音和注音

dī biān liǔ yì zhēng shū yǎn , lú hòu shān duō yù diào tóu 。

小提示:"堤边柳亦争舒眼,舻后山多欲掉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后山:后面的山。旧时官帽背后上方隆起的部分。头颅后部的枕骨。

掉头:1.(人)转回头:~一看,果然是他。他掉过头去,装作没看见。2.(车、船等)转成相反的方向:~车。胡同太窄,车子掉不了头。也作调头。3.摇头。4.断头,表示杀头或犯了死罪。

小提示:"堤边柳亦争舒眼,舻后山多欲掉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原诗

云叶为帆藕作舟,一双神女弄珠游。

堤边柳亦争舒眼,舻后山多欲掉头。

环燕任人施月旦,尹邢各自占风流。

侍儿一种倾城色,已是桃花见面羞。

小提示:孙原湘的《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