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鞭几日别京华,吴下争看白鼻騧。”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又答其弟仲夔(其一)》拼音和注音 yng bin j r bi jng hu , w xi zhng kn bi b gu 。 小提示:"扬鞭几日别京华,吴下争看白鼻騧。"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京华:(名)国都:聚首~|冠盖满~。 扬鞭:挥鞭。 小提示:"扬鞭……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又答其弟仲夔(其一)》

拼音和注音

yáng biān jǐ rì bié jīng huá , wú xià zhēng kàn bái bí guā 。

小提示:"扬鞭几日别京华,吴下争看白鼻騧。"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京华:(名)国都:聚首~|冠盖满~。

扬鞭:挥鞭。

小提示:"扬鞭几日别京华,吴下争看白鼻騧。"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扬鞭几日别京华,吴下争看白鼻騧。

剑客多生荆楚地,骚辞更在大夫家。

同将孝友光南海,独惜英雄老紫霞。

兄弟六龙君第二,趋庭万里慰公沙。

小提示:屈大均的《又答其弟仲夔(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