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都去,听声声爆竹,催将春至。”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的《百字令.寄梅臣》拼音和注音 cn nin du q , tng shng shng bo zh , cu jing chn zh 。 小提示:"残年都去,听声声爆竹,催将春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爆竹:也叫炮仗、爆仗。用纸紧裹火药,两头堵死,通过点着引……

出自清末近现代初吴重憙的《百字令.寄梅臣》

拼音和注音

cán nián dōu qù , tīng shēng shēng bào zhú , cuī jiāng chūn zhì 。

小提示:"残年都去,听声声爆竹,催将春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爆竹:也叫炮仗、爆仗。用纸紧裹火药,两头堵死,通过点着引火线引起燃烧爆炸发声的东西。常用于除旧迎新等欢庆场合,但由于燃放时会产生污染或引起火灾、伤人,现在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

残年:(名)①指人到了晚年。②一年将尽。

小提示:"残年都去,听声声爆竹,催将春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吴重憙

不详

原诗

残年都去,听声声爆竹,催将春至。

风雪家山千里外,难寄长相思字。

司命无情,金尊尽倒,不共愁人醉。

故人何处,天涯应念留滞。

记得荔馆寻秋,沧浪坐雨,转眼成前事。

风雨满城重九日,造榜凄凉天气。

秋叶无声,春花有影,已分同飘坠。

红笺涂遍,回肠九折难寄。

小提示:吴重憙的《百字令.寄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