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吕本中的《寄唐充之二十韵》拼音和注音 s sh z xing c , w shng chng zu nn 。 小提示:"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难。"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
出自宋吕本中的《寄唐充之二十韵》
拼音和注音
sú shì zì xiāng cù , wú shēng cháng zuò nán 。
小提示:"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难。"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自相:相互。《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四:“两承差自相商议了一回道:‘除非如此如此。’”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诸峯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亲自察看。《三国志·吴志·薛综传》:“自臣昔客始至之时,珠崖除州县嫁聚,皆须八月引户,人民集会之时,男女自相可适,乃为夫妻,父母不能止。”佛教语。指事物各自外现的形象特征。与“共相”相对。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物﹞无毕同,故有自相;无毕异,故有共相。”章炳麟《国故论衡·明见》:“浮屠之言曰:从一青计之,以是青为自相,以凡青为共相,青同也。以凡青为自相,以赤、白、黄、紫为共相,显色同也。以显色为自相,以声、香、味、触为共相,色聚同也。”参见“共相”。
俗事:1.世俗的事务。日常生活里的杂事。2.泛指世事。
作难:(书)(动)发动叛乱;起事。
小提示:"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难。"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吕本中
吕本中(1084- 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诗人,词人,道学家. 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 等. 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 辑有<<紫微词>>,<<全宋词>> 据之录词二十七首.吕本中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原诗
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难。
长河已万折,险路复千盘。
坎壈深藏步,岑嵚稳转鞍。
谁知守樗散,略不误泥蟠。
末学多乖谬,微躯寔控抟。
小儿成顶领,烈士吐心肝。
许下少文举,吴中无伯鸾。
直须识根柢,始是极波澜。
念此欲谁语,想公还自宽。
屡成长剑倚,得洗夜虫酸。
解后终年别,殷勤一笑欢。
已除舌本强,仍斲鼻端漫。
直节群公念,高名四海间。
相期更无事,所祝在加餐。
晚日留残雪,春雷续浅寒。
欲行殊未必,坚坐只长叹。
不厌道里远,敢辞裘褐单。
却寻三语掾,重对两蒲团。
剩欲洗胸次,先留倒笔端。
何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
小提示:吕本中的《寄唐充之二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