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曹彦约的《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其二)》拼音和注音 qu gu sng z l , rn du jin chng mn 。 小提示:"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
出自宋曹彦约的《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què guī sāng zǐ lù , rěn duì jiàn chāng mén 。
小提示:"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建昌:建昌,汉语词汇,多用于年号和地名。
小提示:"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原诗
访我鸣琴日,闻公吐屑言。
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
厥后依英簜,新来近达尊。
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
小提示:曹彦约的《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