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黄陵怅望》拼音和注音 r fi mi y ch , shn y dng tng b 。 小提示:"二妃埋玉处,山压洞庭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庭:广阔的庭院。湖名。即洞庭湖。湖名。太湖的别名。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黄陵怅望》
拼音和注音
èr fēi mái yù chù , shān yā dòng tíng bō 。
小提示:"二妃埋玉处,山压洞庭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庭:广阔的庭院。湖名。即洞庭湖。湖名。太湖的别名。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小提示:"二妃埋玉处,山压洞庭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二妃埋玉处,山压洞庭波。
野外苍梧远,祠边斑竹多。
佳期愆北渚,离恨满云和。
灵降先风雨,来听众嫭歌。
小提示:屈大均的《黄陵怅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