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王恭的《客舍清明》拼音和注音 png zng mi hn tin y bi , hu f kng kn jng l xn 。 小提示:"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涯:(名)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海角~。[近]天际|天边。[反]咫尺。 华发:……

出自明王恭的《客舍清明》

拼音和注音

píng zōng měi hèn tiān yá bié , huá fà kōng kàn jìng lǐ xīn 。

小提示:"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涯:(名)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海角~。[近]天际|天边。[反]咫尺。

华发:(书)(名)花白的头发。[近]白发。[反]青丝。

萍踪:(书)(名)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踪迹。

小提示:"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杜宇啼来欲暮春,忽逢寒食倍沾巾。

萍踪每恨天涯别,华发空看镜里新。

故垄松楸应渐远,异乡风景有谁亲。

经过几处堪惆怅,浑是山阳笛里人。

小提示:王恭的《客舍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