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梅尧臣的《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拼音和注音 lu yng yun sh w , c zh ji y li 。 小提示:"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洛阳: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 小提示:"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出自宋梅尧臣的《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
拼音和注音
luò yáng yuán shì wù , cǐ zhú jiù yí lái 。
小提示:"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洛阳: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
小提示:"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原诗
腮肥节脑瘦,蕲水长笛材。
洛阳袁氏坞,此竹旧移来。
雪霰饱已久,窍星谁为开。
与君作龙吟,吹发江南梅。
小提示:梅尧臣的《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六)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