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李攀龙的《毛封君》拼音和注音 gng ji n zi j mn chng , ch r y yng ji k xng 。 小提示:"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客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出入:(动)出去和进来:~口|~请出示证件。②(名)(数目、语句)不一致;不相符:……
出自明李攀龙的《毛封君》
拼音和注音
gōng jiā ān zài jì mén chéng , chū rù yú yáng jié kè xíng 。
小提示:"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客行。"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出入:(动)出去和进来:~口|~请出示证件。②(名)(数目、语句)不一致;不相符:数目~较大|情况跟事实有~。③(名)支出和收入:~相抵。
公家:1.指诸侯王国。2.指朝廷、国家。3.指公卿之家。4.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或代表公共利益的组织等。
蓟门:即蓟丘。
小提示:"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客行。"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公家安在蓟门城,出入渔阳结客行。
经学并驱韩太傅,辞华脱颖赵先生。
丈人不作雄边老,令子还高秉宪名。
此日衣冠看甚伟,也知黄绮负馀情。
小提示:李攀龙的《毛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