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邓肃的《观子陵画像》拼音和注音 to zh fng jio t , wi bn zho fi xing 。 小提示:"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渭滨:《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小提示:"陶朱防……

出自宋邓肃的《观子陵画像》

拼音和注音

táo zhū fáng jiǎo tù , wèi bīn zhào fēi xióng 。

小提示:"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渭滨:《韩非子.喻老》:'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后因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

小提示:"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邓肃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原诗

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

先生但钓月,君王友不从。

我昔访其迹,溪光磨青铜。

呼公公不应,天籁自号空。

何人知此景,携归梵王宫。

乃知夜半力,端在寸毫中。

小提示:邓肃的《观子陵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