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唐白居易的《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拼音和注音 zh tng yn h pin y xi , shu kn fng ling b di qi 。 小提示:"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待:不待bdi不必,不用;不等不待你来,他……

出自唐白居易的《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

拼音和注音

zhú tíng yīn hé piān yí xià , shuǐ kǎn fēng liáng bù dài qiū 。

小提示:"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待:不待bùdài不必,不用;不等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风凉:有风而凉爽:大家坐在~的地方休息。

偏宜:最宜;特别合适。

竹亭:竹林中的亭子。

小提示:"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良冶动时为哲匠,
巨川济了作虚舟。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遥爱翩翩双紫凤,入同官署出同游。

小提示:白居易的《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