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王令的《寄束伯仁》拼音和注音 shn zh nn zhu q b hu , kung l li zh d pi hui 。 小提示:"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留滞:亦作'留蹛'。停留;羁留。指扣留,强行留人。搁置……
出自宋王令的《寄束伯仁》
拼音和注音
shēn zhú nán zhōu qù bù huí , kuāng lú liú zhì dé pái huái 。
小提示:"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徘徊:比喻犹豫,拿不定主意。
留滞:亦作'留蹛'。停留;羁留。指扣留,强行留人。搁置;阻塞。指搁置之事。屯积东西;积聚。指身处困境。指身处困境之人。
小提示:"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原诗
身逐南舟去不回,匡庐留滞得徘徊。
峰头夜宿平看斗,岩下朝阴俯听雷。
西顾波涛浮日月,东归天地入尘埃。
何时得遂幽栖志,常把韦编静处开。
小提示:王令的《寄束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