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李攀龙的《录别(其二)》拼音和注音 qin qi y ji y , c bi n k zh 。 小提示:"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安可:观众在表演终结时要求演员或歌手再……
出自明李攀龙的《录别(其二)》
拼音和注音
qiān qiū yī jiā yù , cǐ bié ān kě zhī 。
小提示:"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安可:观众在表演终结时要求演员或歌手再表演一次。
可知:见'可知道'。
小提示:"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千秋一嘉遇,此别安可知。
良时不努力,贱躯欲何为。
晨风野萧条,浮云西北驰。
河梁临往路,远望令人悲。
游子自有怀,悠悠当告谁。
小提示:李攀龙的《录别(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