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精卫词》拼音和注音 ku xu zhn r zh h rng , hu zu f sng xing yng g 。 小提示:"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扶桑:(名)①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是太阳出来的地方。②旧时指日本……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精卫词》

拼音和注音

kǒu xuè zhān rú zhī hū róng , huà zuò fú sāng xiàng yáng gǔ 。

小提示:"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扶桑:(名)①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是太阳出来的地方。②旧时指日本。③落叶灌木,开红花,可供观赏。也叫朱槿。

化作:化育生成。变成。

沾濡: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小提示:"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西山木,一日一枝衔未足。

口血沾濡枝忽荣,化作扶桑向旸谷。

扶桑枝枝有一日,一日未终一日出。

人间十日不妨多,后羿弯弓休更弹。

日光倘肯照心肝,但教烧得海水乾。

海水乾时精卫死,魂作一金乌,与日相终始。

小提示:屈大均的《精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