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唐崔涯的《嘲妓(其二)》拼音和注音 b po p o hu sho zhn , zh b kng hu m ji xin 。 小提示:"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箜篌: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
出自唐崔涯的《嘲妓(其二)》
拼音和注音
bù páo pī ǎo huǒ shāo zhān , zhǐ bǔ kōng hóu má jiē xián 。
小提示:"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箜篌:古代来自西域的译词。一种拨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最少的五根弦,最多的二十五根弦,分卧式和竖式两种。琴弦一般系在敞开的框架上,用手指拨弹。
火烧:〈名〉表面上没有芝麻的烧饼。
小提示:"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崔涯
吴楚间人,与张祜齐名。字若济,号笔山,明代甘棠人。嘉靖八年(1529)登进士,擢任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明,遇事敢言,纠劾不避权贵。世宗夸称为“真御史”。任上严惩贪官。齐办各类狱案,深得民心。去职后,建书院,讲学术,尊祟程朱理学,著有《笔山文集》10卷行世。其诗风清丽雅秀,语言超逸。诗八首,其中《别妻》、《咏春风》、《杂嘲二首》(其一)等皆是佳作,又尤以《别妻》为最善。
原诗
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箜篌麻接弦。
更著一双皮屐子,纥梯纥榻出门前。
小提示:崔涯的《嘲妓(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