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寒节至,游子无衣裳。”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咏怀(其六)》拼音和注音 zhng qi hn ji zh , yu z w y shang 。 小提示:"仲秋寒节至,游子无衣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衣裳:(口)(名)衣服。 仲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咏怀(其六)》

拼音和注音

zhòng qiū hán jié zhì , yóu zǐ wú yī shang 。

小提示:"仲秋寒节至,游子无衣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衣裳:(口)(名)衣服。

仲秋:八月的望日(即十五),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小提示:"仲秋寒节至,游子无衣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仲秋寒节至,游子无衣裳。

憀慄此何气,中人如斧戕。

阴阳日交战,龙血纷玄黄。

上天徒暴怒,雷霆曾无伤。

务光久沉渊,有穷登为王。

予其忍玩世,君臣有大纲。

宁当猛虎步,不随鸿鹄翔。

勉哉疾固心,四澥聊徬徨。

小提示:屈大均的《咏怀(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