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苏辙的《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拼音和注音 f zhng w gng zng sh jn , ku k mn ng wi tu s 。 小提示:"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客满:旅馆﹑饭店﹑影剧院等表示满员的用语。 小提示:"釜中无羹甑实尽,……

出自宋苏辙的《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拼音和注音

fǔ zhōng wú gēng zèng shí jǐn , kuì kè mǎn àng wéi tuō sù 。

小提示:"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客满:旅馆﹑饭店﹑影剧院等表示满员的用语。

小提示:"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

前呼后应行相从,山头谁家有遗烛。

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

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

号呼从者久嗔骂,老僧下床揉两目。

问知官吏冒夜来,扫床延客卧华屋。

釜中无羹甑实尽,愧客满盎惟脱粟。

客来已远睡忘觉,僧起开堂劝晨粥。

自嗟奔走闵僧闲,偶然来过何年复。

留诗满壁待重游,但恐尘埃难再读。

小提示:苏辙的《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