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不见一法即如来来自《偈颂二百零五首》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唯只一真心,三缘坐断谁升沉。遂成十法界,六道轮回自障碍。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见怪不怪,其怪自坏。灵从何来,圣亦何在。拄杖敲时灶堕摧,一片虚明绝中外。赏析:诗词:《偈颂二百零五首》……
诗句不见一法即如来来自《偈颂二百零五首》
作者:释正觉 朝代:宋代
唯只一真心,三缘坐断谁升沉。
遂成十法界,六道轮回自障碍。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灵从何来,圣亦何在。
拄杖敲时灶堕摧,一片虚明绝中外。
赏析:
诗词:《偈颂二百零五首》
唯只一真心,三缘坐断谁升沉。
遂成十法界,六道轮回自障碍。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灵从何来,圣亦何在。
拄杖敲时灶堕摧,一片虚明绝中外。
中文译文:
只有一颗真正的心,三缘束缚使人难以升腾或沉沦。
于是形成了十个法界,六道轮回成为自身的障碍。
不见一个法门即为如来,方能称为观自在。
见到怪异的事情不感到奇怪,那种奇怪的自然会破坏自己。
灵性从何而来,圣贤又在何处。
当敲击拄杖的时候,灶台倒塌而毁,一片虚明遍及内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偈颂二百零五首》中的一首。诗中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法的关系。诗词以佛教的思想为基础,通过表达一颗真正的心对于个体修行的重要性。作者在诗中提到了三缘,指的是欲望、嗔恨和无知,这些束缚了人们的心灵,使其难以超越轮回的限制。
诗中提到的十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十个境界,从最低的地狱界到最高的佛界。六道轮回则表示人们在生死轮回中不断受苦,自身也成为了超越轮回的障碍。
诗人通过强调不仅要看到具体的法门,还要认识到其中蕴含的佛性,才能真正成为观自在的修行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见怪不怪的心态,认为奇异的事情并不足为奇,而是那种奇异的心态会破坏个体的修行。
最后几句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人与法的关系,拄杖敲击灶台,灶台倒塌而毁,象征着个体内心的觉悟与超脱,一片虚明则代表超越了内外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佛教的哲学思想,探讨了人的内心世界与修行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修行者需要具备的真正的心态和觉悟。它在简洁的语言中传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拼音: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颂二百零五首
wéi zhǐ yī zhēn xīn, sān yuán zuò duàn shuí shēng chén.
唯只一真心,三缘坐断谁升沉。
suì chéng shí fǎ jiè, liù dào lún huí zì zhàng ài.
遂成十法界,六道轮回自障碍。
bú jiàn yī fǎ jí rú lái, fāng dé míng wéi guān zì zài.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jiàn guài bù guài, qí guài zì huài.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líng cóng hé lái, shèng yì hé zài.
灵从何来,圣亦何在。
zhǔ zhàng qiāo shí zào duò cuī, yī piàn xū míng jué zhōng wài.
拄杖敲时灶堕摧,一片虚明绝中外。
平仄韵脚:拼音:bú jiàn yī fǎ jí rú lái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