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唐杜甫的《建都十二韵》拼音和注音 jin d fn wi qu , xi sho p jng mn 。 小提示:"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物(公布法令的地方)。《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后……

出自唐杜甫的《建都十二韵》

拼音和注音

jiàn dū fēn wèi quē , xià sháo pì jīng mén 。

小提示:"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高大建筑物(公布法令的地方)。《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后用以借指朝廷。

荆门:荆门jīngmén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面积平方公里,市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焦枝铁路穿过市区。是石油化工城市

建都:建都jiàndū建立国都;定都

小提示:"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诗

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
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
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
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
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小提示:杜甫的《建都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