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元末明初王祎的《杂赋七首(其三)》拼音和注音 wn w h zng zng , cu ru ling y jin 。 小提示:"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物:(名)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两仪:是中国道教文化术语,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指的是“阴阳”……
出自元末明初王祎的《杂赋七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wàn wù hé zǒng zǒng , cuò róu liǎng yí jiān 。
小提示:"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物:(名)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两仪:是中国道教文化术语,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指的是“阴阳”,主要为黑白双色,乃大道之本。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小提示:"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原诗
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
人身亦一物,于何较媸妍。
古人有不朽,身后贵名传。
鸿勋勒惇史,奥学在崇编。
托兹以名世,庶用垂不刊。
孰知竹帛寿,不似金石坚。
夙予秉微尚,外慕俱弃捐。
独持方寸心,千载明月悬。
小提示:王祎的《杂赋七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