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路榕阴接海堤,望洋东转望洋西。”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清丘逢甲的《澳门杂诗(其十一)》拼音和注音 f l rng yn ji hi d , wng yng dng zhun wng yng x 。 小提示:"覆路榕阴接海堤,望洋东转望洋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海堤:海堤hid防海水入侵的堤 望洋:望洋wngyng视觉模糊;迷茫;茫然望洋……

出自清丘逢甲的《澳门杂诗(其十一)》

拼音和注音

fù lù róng yīn jiē hǎi dī , wàng yáng dōng zhuǎn wàng yáng xī 。

小提示:"覆路榕阴接海堤,望洋东转望洋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海堤:海堤hǎidī防海水入侵的堤

望洋:望洋wàngyáng视觉模糊;迷茫;茫然望洋兴叹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

小提示:"覆路榕阴接海堤,望洋东转望洋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原诗

覆路榕阴接海堤,望洋东转望洋西。

马蛟石上看潮立,十万军声战水犀。

小提示:丘逢甲的《澳门杂诗(其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