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晁补之的《临江仙》拼音和注音 m do zn qin qng dio jin , shui yn d ji nng hng 。 小提示:"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莫道:不要说、不用说。 衰颜:衰老的容颜。 前情:前情qinqng∶先前的情况不知前情就……
出自宋晁补之的《临江仙》
拼音和注音
mò dào zūn qián qíng diào jiǎn , shuāi yán dé jiǔ néng hóng 。
小提示:"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莫道:不要说、不用说。
衰颜:衰老的容颜。
前情:前情qiánqíng∶先前的情况不知前情就乱下定义∶先前的感情不计前情
情调:(名)①思想感情所表现的格调:哀怨的~。②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不同感情的性质:异国~。[近]情味。
小提示:"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一生心事醉吟中。相逢俱白首,无语对西风。
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可怜此会意无穷。夜阑人总睡,独绕菊花丛。
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可怜此会意无穷。夜阑人总睡,独绕菊花丛。
小提示:晁补之的《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