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王鏊的《三月三日庭前白牡丹一枝独开》拼音和注音 sh cng g sh shn tu jin , b jin tng chng gun l zi 。 小提示:"似从姑射山头见,不减唐昌观里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
出自明王鏊的《三月三日庭前白牡丹一枝独开》
拼音和注音
shì cóng gū shè shān tóu jiàn , bù jiǎn táng chāng guān lǐ zāi 。
小提示:"似从姑射山头见,不减唐昌观里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山头:1.山的顶部;山峰。2.设立山寨的山头,比喻独霸一方的宗派:拉~。3.墙壁。4.墓地、坟地。以坟冢常在山上而得名。5.旧时对景颇族的称谓。
不减:不减bùjiǎn不次于,不少于其英雄本色不减当年
小提示:"似从姑射山头见,不减唐昌观里栽。"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红紫休誇锦作堆,瑶华一朵占先开。
似从姑射山头见,不减唐昌观里栽。
绰约每怜天与态,珑璁应藉雪为胎。
风情一种无由见,携酒谁当月下来。
小提示:王鏊的《三月三日庭前白牡丹一枝独开》